译文(全诗意思翻译)

(一)

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,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。
辞别皇宫,将军手执兵符而去;围敌攻城,精锐骑兵勇猛异常。
大雪纷飞,军旗黯然失色;狂风怒吼,夹杂咚咚战鼓。
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,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。


(二)

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,

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。

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,

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。

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,

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。

我羡慕百夫长冲锋陷阵,

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。

注释

从军行:为乐府《相和歌·平调曲》旧题,多写军旅生活。
烽火: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。西京:长安。
牙璋: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,分为两块,相合处呈牙状,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。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。凤阙:阙名。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,故以凤阙指皇宫。
龙城:又称龙庭,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。汉时匈奴的要地。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,曾在此获胜。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。
凋: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,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。
百夫长:一百个士兵的头目,泛指下级军官。

创作背景

  公元679—681年(唐高宗调露、永隆年间),吐蕃、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,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。唐汝询在《唐诗解》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,只有武官得宠,心中有所不平,故作诗以发泄牢骚。

赏析一

       从军行”是乐府题。乐府诗起源于汉代,是民歌体诗。后世诗人有不少仿乐府题写的乐府诗。杨炯的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。“从军行”是专门用来书写军旅题材的作品。唐代诗人除了杨炯外,还有李白、王昌龄等都以此题创作过诗。杨炯的这首《从军行》描写了一个读书的青年投笔从戎的故事,诗中讲述了该青年从军到边塞,参加激烈的战斗等过程。全诗仅仅四十个字,却细腻地刻画出人物丰满的内心世界、英勇豪壮的形象,情感慷慨激昂。

       边境战报传到京城,军情危急,激起了热血青年的爱国热情。朝廷紧急调兵遣将,将军从皇上手中接过牙璋,立即告辞,退出宫门后,神速到达前线,直奔敌军要塞,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。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,主人公本为一介书生,再也不能静坐书房,把热血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,于是放下手中书卷,随军奔赴前线,保家卫国,浴血奋战。大雪弥漫,遮天蔽日,军旗上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二

       前两句写边报传来,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。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,却说“烽火照西京”,通过“烽火”这一形象化的景物,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。一个“照”字渲染了紧张气氛。“心中自不平”,是由烽火而引起的,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。一个“自”字,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,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。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。

       第三句“牙璋辞凤阙”,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。这里,诗人用“牙璋”、“凤阙”两词,显得典雅、稳重,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,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。

       第四句“铁骑绕龙城”,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,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。“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三

 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“从军行”,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、参加战斗的全过程。仅仅四十个字,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,又渲染了环境气氛,笔力极其雄劲。

  首联写边报传来,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。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,却说“烽火照西京”,通过“烽火”这一形象化的景物,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。一个“照”字渲染了紧张气氛。“心中自不平”,是由烽火而引起的,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。一个“自”字,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,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。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。

  颔联写主帅率军辞别京城,奔赴前线作战,以排山倒海之势包围敌国城堡的过程。一个“辞”字,显出奉旨率师远征者的严肃庄重;一个“绕”字,显见铁骑威力无穷,把敌兵团团包围。龙城为匈奴名城,此处指敌军要塞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四

         从军行,乐府《相和歌·平调曲》旧题,内容多为从军征战之事。

        "烽火照西京,心中自不平。""西京",这里指长安。此联意为:报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长安,壮士的内心自然难以平静。

        "牙璋辞凤阙,铁骑绕龙城。""牙璋",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,分两块,朝廷和主帅各执一半。这里代指奉命出征的将帅;"凤阙",此处指皇宫;"龙城",此处指匈奴汇聚处。此联意为:持着调兵的符信辞别皇宫,率领精壮的骑兵部队包围匈奴龙城。

       "雪暗凋旗画,风多杂鼓声。""凋"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,此处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;"旗画",军旗上的彩画。此联意为:大雪使军旗上的彩画变得暗淡,呼啸的寒风中交杂着战鼓声。

      "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。""百夫长",泛指下级军官。此联意为:宁愿做捍卫边疆的下级军官,也胜过做中斋中的一介书生。

全诗极为洗练,抓住了几个代表性的片段,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,并采取了超跃式的结构,用短短的四十个字就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及闻警、从军、征战的全过程一一铺于纸上,大有一气呵成之势,笔力雄健。(《唐诗三百首》)

赏析五

       在"初唐四杰"中,杨炯仅次于王勃,贡献表现在其积极的文学革新意识,堪称"四杰"中的理论家。在诗歌的创作上他大量采用乐府旧题,本篇是其代表作。

     "烽火照西京,心中自不平。""烽火",指传递边地紧急军情的信。"西京",指长安。句意为:烽火连续传递,直到照亮了长安,我心中为之震动,为胡虏寇边而愤愤不平。诗人看到国家边境有警火,遂奋然有从戎之念。

     "牙璋辞凤阙,铁骑绕龙城。""牙璋",玉质的璋形符信,朝廷与主帅各执一半,此处代指主帅;"凤阙",皇宫前的门楼,上饰雕凤,故称凤阙,这里代指朝廷;"龙城",指匈奴祭天、大会堂诸部的地方,这里代指敌营。句意为:主帅慨然率军辞别京城而去,精锐部队包围了敌营。这是诗人想象我军奋勇善战,敌人负隅顽抗的情景,言辞间含有必胜之心。

     "雪暗凋旗画,风多杂鼓声。"天色昏暗,大雪纷飞,旌旗上的色彩因之而调零,狂风呼啸中夹杂着战鼓之声。意即战斗十分艰苦。

     "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。""百夫长",士兵中的小头目。句意为:我宁愿去从军,做一个小头目,也胜过徒然做一个没用的书生。这是诗人表达自己慷慨从军的志向,这一联也是千古名联。

杨炯

杨炯

杨炯(约650年—约693年),华州华阴(今属陕西)人,唐代文学家,与王勃、卢照邻、骆宾王并称“初唐四杰”。杨炯反对宫体诗风,主张“骨气”“刚健”的文风。他的诗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“宫体”诗风为特色,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,明代童佩辑有《杨盈川集》十卷。

►2篇诗文

猜您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