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(全诗意思翻译)

(一)

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,在明媚的春日,她精心装扮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。
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,真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,建功封侯。


(二)
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;初春来临细心装扮,独自登上翠楼。
忽然见到路边杨柳新绿,心中一阵忧愁,悔不该叫夫君去从军建功封爵。


(三)

闺阁中的少妇,从来不知忧愁;

春来细心打扮,独自登上翠楼。

忽见陌头杨柳新绿,心里难受;

呵,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。

注释

闺怨:少妇的幽怨。闺,女子卧室,借指女子。一般指少女或少妇。古人"闺怨"之作,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,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。以此题材写的诗称“闺怨诗”。
"不知愁"一作"不曾愁",则诗意大减。
凝妆:盛妆。
陌头:路边。
觅封侯:为求得封侯而从军。觅,寻求。
悔教:后悔让

创作背景

 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。唐代前期国力强盛,从军远征,立功边塞,成为当时人们“觅封侯”的一条重要途径。“功名只向马上取,真是英雄一丈夫”(岑参《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》),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。

赏析一

       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个很独特的门类叫“闺怨诗”。这类诗的主人公都是少妇、少女,诗人创作的目的是表达她们独处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。在古代,女子一般不会出远门,此外,她们独处闺中的原因有很多,但归纳起来,如果是少妇,就是丈夫出外寻求功名,或者被征戍边,久不得归;如果是少女,常因春心萌动,却难觅知己,期盼有人垂爱。这类诗,有少数为女主人公自己写,更多的是文人模拟女主人公的口气,以第一人称写成,王昌龄的这首闺怨诗就属于后者。

       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,大概原本是希望在家与丈夫厮守在一起过普通人的平常日子的,但后来又觉得这样过于平庸,不希望丈夫做一个只有儿女情长的人,于是,把丈夫赶出家门,去寻找仕途功名。丈夫去了哪里,最终是否如愿,诗中没有说,但这已经不是重要的问题了,重要的问题是,丈夫走后,妻子情感的变化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二

  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。唐代前期,国力强盛。从军远征,立功边塞,成为人们“觅封侯”的重要途径。诗中的“闺中少妇”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。

  题称“闺怨”,一开头却说“闺中少妇不曾愁”,似乎故意违反题面。其实,作者这样写,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“未曾愁”到“悔”的心理变化过程。丈夫从军远征,离别经年,照说应该有愁。之所以“不曾愁”,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,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,和家境比较优裕(从下句“凝妆上翠楼”可以看出)之外,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。在当时“觅封侯”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,“觅封侯”者和他的“闺中少妇”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。从末句“悔教”二字看,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“觅封侯”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。一个对生活、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,在一段时间“不曾愁”是完全合乎情理的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三

       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闺怨诗。

       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端庄婉丽中见大唐气象。明明是写“相思之愁”的艳诗,却给人一种旷远无边的苍茫感,于“觅封侯”的沙场之上,感受到大唐将士舍生忘死,马革裹尸的飒爽英姿。

       闺中的少妇,不知道相思情愁;春光明媚,她盛妆艳粉,缓步登上华丽的高楼。这是写“闺怨之时空”。即,春日,自家的翠楼之上。

       一个“愁”字,可作全诗诗眼,亦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。这个愁是什么,题目可以回答,即闺怨之愁。明明闺怨是一种愁,诗人偏偏说“不知愁”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四

       在古歌中有一个很独特的门类叫“闺怨”诗。这是诗人王昌龄模拟女主人公的口气,以第一人称写成。

       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平日里,妻子独处在家,忙碌着家里的洗染缝织的事情,几乎没有闲睱来思念自己的丈夫。可是到了春日的一天,她抽空为自己着了浓艳的装扮,登上高楼去赏春观光。初春的景象自然很美,万物复苏,垂柳已生出嫩芽,可当她想与人分享这样的良辰美景之时,才发现只有她独自一人,无不感到寂寞。

       诗的最后一句不但道出了女主人公的心声,而且引人去思考人生价值追求的选择问题。当事业、金钱、职位等与爱情、婚姻、家庭等发生矛盾的时候,即便是在现代,也会有很多人去牺牲后者,希望能成全前者,但到头来,又有不少人会像诗中的女主人公那样,当生活失去了太多的意义时,才无奈地徒然后悔。

       这是一首闺怨诗,描写了一个在家少妇登楼赏春所带来的心理变化。本题是写闺怨,全诗却从快乐的赏春活动写起,以观景转而写悲情,更添全诗的凄凉之意。

       诗的一二句,写的是少妇不知愁,看见春日融融,于是细心化妆,登楼远跳。其实,登楼在中国古代一般多是排忧解愁,抒发感情的活动,少妇登楼赏春,本身就有排解心中幽思的潜意识在里面。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”(战国刺客豫让语),少妇精心化妆却无自己心爱之人欣赏,反喜为悲早已注定。

       诗的三句急转,杨柳在中国古代几乎就是离愁的代名词。从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”以后,杨柳已成为中国最有名的诗歌意象了,和红豆的相思一样,杨柳本身就代表着离愁别恨。正因为如此,不知愁的少妇一见杨柳,潜意识里的思夫之情一下就被激发了出来,“悔教夫婿觅封侯”是多么沉痛的哀伤。在那个时代,男人的普遍心理都是“功名只向马上取”、“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”,这种昂扬的进取精神造就了盛唐的伟业宏图,但也牺牲了多少闺中怨妇的韶华春光!

       亚里士多德在《诗学》里说悲剧的魅力就在于“突转”和“发现”,古往今来,又有谁能承受那由喜到悲的瞬间心理巨变呢?这首诗有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,原因也就在于此吧。

评价

《唐诗解》:伤离者莫甚于从军,故唐人闺怨,大抵皆征妇之同也。知愁,则不复能“凝妆”矣,凝妆上楼,明其“不知愁”也、然一见柳色而生悔心,功名之望遥,离索之情亟也。虫鸣思觏,南国之正音;萱草痗心,东迁之变调。闺中之作,近体之《二南》欤?

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》:周敬曰:因见柳色而念及夫婿,《卷耳》、《草虫》遗意,得之真乎!从来无人道得。周珽曰:情致语,一句一折,波澜横生。

《唐诗摘钞》:先反唤“愁”字,末句正应。感时恨别,诗人之作多矣,此却以“不知愁”三字翻出后二句,语境一新,情思婉折。闺情之怍,当推此首为第一。此即《国风》妇人感时物而思君子之意,含情甚正,含味甚长。唐人绝句实具风雅遗音。

《围炉诗话》:《风》与《骚》,则全唐之所自出,不可胜举。“忽见陌头杨柳色,悔教夫婿觅封侯”,兴也。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,比也。“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”,赋也。

《唐诗笺要》:触景怀人,精采迸射,却自大雅。

《而庵说唐诗》:此诗只看“闺中少妇”四字,通首于此上描写。“忽见陌头杨柳色”,用“色”字妙。柳色自黄而绿、绿而育,犹女儿时面色黄,妇人面色红冶也。

《网师园唐诗笺》:“不知”、“忽见”四字,为通首关键。

《诗境浅说续编》:凡闺侣伤春,诗家所习咏,此诗不作直写,而于第三句以“忽见”二字陡转一笔,全首皆生动有致。绝句中每有此格。

《唐人绝句精华》:诗人笔下活描出一天真“少妇”之情态,而人民困于征役,自在言外,诗家所谓不犯本位也。

王昌龄

王昌龄

王昌龄(王江宁,698年—757年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,又一说京兆长安(今西安)人,盛唐著名边塞诗人。

他早年贫苦,30岁左右进士及第,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、汜水尉,因事被贬岭南,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,被谤谪龙标尉,安史乱起,被刺史闾丘晓所杀。其诗绪密而思清,与高适、王之涣齐名,有“开天圣手”“诗天子”的美誉,代表作有《从军行七首》《出塞》《闺怨》等。


►5篇诗文

猜您喜欢